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妇联 > 新闻板块 > 家庭工作

重视家庭功能 共建多元老年照护体系

—关注“老龄化背景下的中日家庭变迁与社会支持”研讨会

标签:家庭工作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郭佩

近日,“老龄化背景下的中日家庭变迁与社会支持”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就“老龄化社会和家庭面临的新课题”“照料与性别”“代际关系及其变迁”“养老、福利与家庭政策”四个单元,探讨了中日两国在应对少子老龄化和家庭变迁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 郭佩

近日,“老龄化背景下的中日家庭变迁与社会支持”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协办。来自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会议。

多元社会看护体系构建

随着中日两国老龄化、少子化的不断发展,构建社会多元看护和支持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同时,80岁以上老年人口高龄化同样快速增长;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与20年前相比,老年夫妇空巢和个人独居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真真认为:尽管社区服务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服务供求仍不对称;随着人口流动,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我国未来老年照顾的劳动力需求会在2025年飞速增长,政府在发展社会服务的同时,不要忘记家庭的支持,家庭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落合惠美子表示:用“长寿社会”代替“老龄化社会”,可帮助人们正面应对老龄化问题。“长寿社会”提出了三点要求,分别是老年人的照料、劳动力减少与社会再生产问题。日本在老年人的照料问题上通过介护保险制度实现了社会化照料;为了解决劳动力减少采取了鼓励女性就业的性别政策和引入外国劳工的移民政策;关于社会再生产,她提出应参照“看护四边形”理论框架,构建国家、市场、家庭、 社区多元发展的看护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伟研究员对比了中日少子化进程及政策,认为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比日本晚20年左右,但都有急速下降过程,且中国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也走高。尽管中国实行了全面两孩政策,但社会经济因素远远大于政策因素,中国应及早采取全面提高生育率的措施,可参照日本等国经验,通过现金补贴、增加托儿所等方式鼓励生育。

养老与育儿照料文化的变迁

与会代表关注性别、家庭与照料之间的关系,对比了不同性别在养老及育儿中的不同角色分工,分析了性别视角下照料文化的变迁特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郑杨通过将家庭分为传统家庭、现代家庭和后现代家庭三个不同阶段,阐释了中国城市家庭中母职规范的变迁。她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有部分女性回归到主妇化的状态,提出 “1950年为什么女性可以走出家庭工作,而80年代后的女性又静悄悄地回归家庭。她们回来的家和走出去的家是同一个家吗?”郑杨使用了韩国学者提出的“压缩的现代化”概念,通过访谈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女性走出的家和回归的家不是一个替代一个的关系,而是并行的、叠加的、压缩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家庭”。

关西大学文学系教授多贺太通过对上海、台北、香港、首尔、东京五座城市的调查,分析了东亚男性照料者角色的特点。日本金城学院大学生活环境学系教授宫坂靖子团队通过对名古屋和大连大学生的意识调查,考察中日家庭中老年人照料和全职妈妈的规范变迁。九州大学入学选拔中心助教翁文静则聚焦中国月嫂与医疗养老护理员,分析了中国城市地区照料文化的变迁。

代际关系及支持网络的变迁及特点

个体化时代中日两国代际关系呈现哪些特点,代际冲突及支持网络变迁有什么新的变化,人口、经济政策与其的交织关系是什么,围绕这些主题多位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告。

日本出现越来越多的与父母同住的大龄未婚子女。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山田昌弘发现日本在1975年后进入经济低速增长的同时,也进入了“结婚困难社会”。但与欧美不同的是,欧美同时充实调整了社会保障结构,但日本依然维持男女不同的性别分工,缺乏对年轻人的保障,而父母刚好扮演了代替政府、社会的角色。但未来与父母同住的未婚子女随着父母的老去,自己年龄的增长,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如隐瞒父母死亡、孤独死等问题。

在中国,家庭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特殊意义,血脉延续所蕴含的未来维度对个体具有一定的“超越”意义,是强有力的嵌入机制。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郑丹丹围绕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个体化进程及其影响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她认为,“与过去脱嵌、和未来一体”,是中国式个体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人口政策形塑了当代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和中国式的个体化过程。

社会化养老与积极的家庭政策

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都采取了不同的福利政策和家庭政策,其背后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实践操作中又有哪些问题和经验,与会代表围绕以上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周维宏教授从“看护四边形”理论出发,详细报告了该理论的来源、发展与实践。周维宏认为,“看护四边形”为我们进行多国或本国福利四角各自承担现状进行了很好的理论阐释,但未来如何科学地通过时间或金钱测算各自承担的比例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家庭在老年照料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取代的地位。对此,北京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贾云竹认为,“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应将家庭照料者支持作为重要的策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钟晓慧同样从政策角度出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对家庭的形塑,以及家庭对政策产生的影响。

最后,日本比较家族史学会会长落合惠美子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张季风研究员分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落合教授特别解释了她对家庭主义有关争议的看法,认为家庭的功能不应该取消、而应该补充。张季风研究员则认为人口老龄化成为日本进入相对衰退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未来的养老看护问题也很严峻,在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上,可以通过促进女性就业和扩大老年人就业参与的形式共同解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 分享:
  • 编辑:刘丽君     2019-10-22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