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妇联 > 新闻板块 > 儿童工作

北京民企试水0~3岁托育机构

专家:不同于早教,重在“育”而不是“教”

标签:儿童工作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王春霞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小林保育中心日前在北京海淀区开业,并迎来第一批体验者。据了解,这是北京市第一批由民营企业出资开办的针对社区的托育机构。小林保育中心面积720平方米,接收3岁以下的孩子,分为1.5岁以下和1.5~3岁两个班级,提供半日托育服务、全日托育服务、计次托育服务。

10月13日开业当日,已有不少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带着孩子来体验。“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保育中心!”一位老人高兴地说,没想到,10个月大的孙子,就能跟着保育老师的舞步扭动,“孩子有机会与别的小朋友交流,老人也可以适当地拥有自己的生活。”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发现,小林保育中心的墙壁贴了软木护墙板,台面边缘、墙角处等都贴了有弹性的防撞护角条,减少磕碰给幼儿造成的伤害。小林保育中心还从国外采购了幼儿小推车、幼儿饮用水、幼儿大米、幼儿牛奶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用品、食品安全。每个孩子每个阶段能吃什么,都会有详细的规划。

中心创办人贾其林告诉记者,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现,当地幼儿保育机构非常普遍,回国后发现,3岁以下托育机构还比较缺乏,就想给孩子们做一些事情。目前,北京提供托育服务的很多是家庭园,缺乏专业人员,场地安全、食品卫生等都难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从筹备到开业,贾其林经历了不少困难。保育中心的场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近邻住宅区、交通便利、房屋户型合理等。他几乎跑遍了北京五环以内的地方,不是场地不合适,就是租金太贵。

“除了场地,最大的困难是人员的组合搭配。”贾其林告诉记者,小林保育中心采取了蒙氏老师+传统园资深保育老师的模式,将先进的保育理念和国内保育实践经验相结合。老师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有责任心,并且最好要生育过孩子。

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孙晓梅长期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她表示,保育机构不同于早教机构,更注重幼儿习惯养成、社交能力培养等,重在“育”而不是“教”,而“育”对0~3岁的婴幼儿非常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公布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这份自2019年10月8日起施行的标准中明确,发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加强社区托育机构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

孙晓梅呼吁,政府应当给民办托育机构提供场地、师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要大力推动针对社区的托育机构发展,通过更多实体托育机构的探索,推动国家层面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管理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未来,托育机构普遍发展,将带动与幼儿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更多幼儿受益。

  • 分享:
  • 编辑:袁梦佳     2019-10-17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