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70周年专题页面 > 共和国精神地标

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真实记录中国智慧

标签:共和国精神地标 | 来源:中国妇女网 | 作者:强洪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盛况。 (资料图)

2019年8月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夜景。 强洪/摄

/ 背景介绍 /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记者 强洪

“每天通过这座大桥,我总有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每天清晨,家住武汉武昌中华路的陈红在离家不远的户部巷“过早”(武汉方言:吃早餐)后,驾驶着自己的“神龙”汽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桥,到位于江北的汉口一所大学上班。虽然“年逾花甲”的大桥如今实行小车单双日过桥,但乘坐公共交通过桥,让陈红能够更清晰地欣赏两岸三镇秀美风光。陈红笑称,20多年来,“一桥”(当地人对武汉长江大桥的称谓)是架起她的家与单位的“连心桥”。即便在暑期放假时带家人旅游或因公出差在外地,每当看到其他地方的大桥,陈红说:“怎么看,都没有家门口的这座大桥宏伟壮观。因为它不仅是武汉人心中无法替代的桥梁,更是国人心中的自豪。”

见证城市的奋斗与成长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写下的诗句,既表现出长江的“凶险”,也表达了伟人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如今,这座连接着龟蛇两山的武汉长江大桥,在62年间,见证了武汉的发展与变迁。

清晨,在汉阳桥头堡,伴随着轮船尖锐的汽笛声,火车的呼啸声,大桥社区的居民们在这里散步、健身,他们对这样的声音已经习以为常。大桥社区82岁的老奶奶李惠洁,每天都要在大桥下锻炼锻炼身体。大桥串起了她一生的时光。60多年前,李惠洁是北京铁路局材料厂的一名木工,响应建设大桥的号召,调到武汉,并在武汉安了家,子女们也留在了武汉。李惠洁说:“在我们的心中,以桥为荣,以桥为福。”

很少有这样一座桥,本身就成为这座城市最大的景点和旅游目的地。武汉长江大桥,就是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物。因为她是中国人的骄傲,是这座江城的荣光和最好的城市名片。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联通着武汉的蛇山和汉阳龟山,是中国历史上在长江上建起的第一座桥,也是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大桥横跨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大桥下层铁路为双向车道,上层为4车道公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至今,“营运时间最长,运量最大,荷载最大”,被誉为中国建桥史上永远的丰碑。

8月处暑过后的夜晚,江城武汉依然暑热难耐,来到江边乘凉的市民很多,当地人还有在江边游泳一扫暑气的习惯。江中的游船正在顺流而下,一列列火车从龟山脚下开进大桥下层,轰隆作响。这座桥,标志着阻隔了几十年的京汉、粤汉铁路实现对接,武汉九省通衢、内陆核心地位名副其实。

建桥仅用两年零一个月时间

自古跨江难,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更是好几代人的梦想。早在太平天国时期(1853年),太平军占领江城,曾在晴川阁和武昌汉阳门之间的江面上,搭起浮桥,浩荡江水之上顿生坦途。“人来马往,履如坦道”,这是史书记载的武汉长江上的第一条“大桥”。然而不久后,太平军东征,此浮桥即被焚毁。此后,从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用以沟通南北铁路的设想开始,武汉渐渐成了国之重镇,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成为当时的前沿工业科技和国力强盛的象征,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愿景。

1913年,詹天佑首次参与建桥计划,并进行实地勘测,虽因种种原因,规划未获实行,但其选址与现今武汉长江大桥修筑地点基本一致。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写道“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阳、汉口三城为一市。”然而,当时政局纷乱,此宏伟计划未及付诸实践。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开始动工建设。其间,毛主席曾三次亲临工地视察。1956年6月2日,毛主席更是在武汉畅游长江,并在水中穿过了即将竣工的大桥,写下了那首《水调歌头·游泳》。而此时他的心中再没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沉重,只有“当惊世界殊”的豪迈。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史的“长子”,原计划用四年零一个月完工,但建设者们仅用两年零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工程。

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武汉三镇连为一体,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被打通,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终告结束。那一刻,全城沸腾,举国欢庆。

自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伊始,《人民日报》就在头版刊登了《武汉长江大桥准备兴工》的消息,并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而当集全国之力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成功通车后,《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社论《伟大的理想实现了》,以示庆贺。在第一篇社论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相信,南北交通被长江隔断的历史很快要结束,架设在武汉三镇的长江大桥将再一次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使火车由轮渡过江的一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两分钟,在20世纪80年代,大桥铁路每昼夜通过列车170列,公路流量为3万辆;进入新世纪,铁路提速,列车通过量再次增加,现在,大桥上每天的列车通过量已增加到300多列,大桥也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记者手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1957年10月15日至今,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的两万两千多天已随江水奔流而去,巍峨的大桥依然屹立于龟山和蛇山之间,任火车、汽车、行人自由穿行。

作为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让我国迈出了大桥建设的第一步,成为“中国桥梁”世界征程的起点;这座桥,借助西方技术与东方文化融合,凭借征服天堑的气势和领先世界的技术,成为时代与城市的象征。

如今,整个长江上已建起80多座大桥,近5年来,全球超过一半的大跨度桥梁都出现在中国,“最长、最高、最大、最快”这样的中国纪录,不断被写进世界桥梁史,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 对 话 /

无私奉献 不怕吃苦

——对话大桥建设者、教授级高工刘长元

记者: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困难重重,是什么信念使你们坚持下来的?

刘长元: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在那个物资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年代,能够完成这样一个时代奇迹,我们靠的是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以及敢于运用新技术、研发新设备的创新精神。

记者:62年来,您最想告诉后辈人的是什么呢?

刘长元:参与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经历。从武汉长江大桥起步,随着国家桥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早已成为厚重的历史,伴随着大桥建设而诞生的建桥精神,却历久弥新,激励着后来的桥梁人,永葆“工匠精神”应是每一位建桥人的初心和使命。

  • 分享:
  • 编辑:刘昱卓     2019-09-24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