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70周年专题页面 > 共和国精神地标

极地科考从“姗姗来迟”到“硕果累累”

爱国是最根本的“极地精神”

标签:共和国精神地标 | 来源:中国妇女网 | 作者:富东燕


北极黄河站(极地办供图)

/ 背景介绍 /

1984年以来,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1984年首支国家科考队远赴南极大陆迄今,我国已组织了35次南极科考活动,10次组队赴北极科考。极地科学考察站已拥有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冰岛站,南极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在计划建设中。我国极地科考事业从“后来者”,迈进了世界极地科考的“第一方阵”。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交付使用,计划于下半年执行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1月18日,我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第三次成功降落在海拔4090米的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昆仑站机场;

步入21世纪,我国的极地科考站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在南极已有4处中国基地,第5处正在建设中;

……

“这些是近年来极地考察的重大事件,我国的极地事业真是突飞猛进!”6次参加南极科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预报研究室首席气象预报员孟上感慨道。

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晚于其他国家,但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极地科考在基础设施、科研装备、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已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一批批科考队员在“极地精神”的召唤下前赴后继、不畏艰险,他们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已载入史册。

“迟到者”的崛起

对于南极,中国是位“迟到者”。

20世纪70年代末,南极洲上已经有20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考察站,而在中国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那时的中国,仅仅有着“将来进行南、北极海洋考察”的设想。

我国第一次有科学家登陆南极是在改革开放后,1980年1月,应澳大利亚南极局邀请,海洋二所科学家董兆乾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张青松两人首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进行科考和访问。

张青松在之后的采访中谈到,虽然历经艰辛,但感觉太值了。“在我们之前,中国的科学家对南极洲的了解非常少,资料也不多,我们心虚得很。在考察的过程中,我和老董没日没夜地学习,翻阅南极资料,真是如饥似渴啊。”

在两位科学家努力、用心的学习下,那次科考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也由此开启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序幕。

5年后,背负着十亿中国人的嘱托,591名队员经过42天不分昼夜地奋战,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宣布落成,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

接下来的30多年来,南极科考迎来了质的飞跃:第二个常年考察站中山站于1989年在东南极落成,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1994年,“雪龙”号考察船投入使用;2009年建成的昆仑站,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中继站功能的泰山站于2014年建成;罗斯海新站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

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了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支撑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在极地科考事业上的重视和投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顶级专家在顶层设计上的引领,以及一代代一线科考队员不懈的拼搏和奉献。”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海燕总结说。

自1984年中国派出首支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极地基础建设、文化宣传、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全球治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女性科考队员的科考探索

30多年来,从南极到北极,地球的两极留下了中国极地科考人坚实的脚印,从一开始,这里就不乏女性的身影。

1983年11月,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华梅,应新西兰政府邀请,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参加了1983年新西兰组织的夏季南极考察。在南极大陆,李华梅工作了32天,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南极的女科学家。

在气候多变、环境恶劣的冰雪世界里,李华梅的任务是在位于77度~78度的高纬度地区进行地质考察。“那时,要穿戴沉重的防寒衣物,还要背着罗盘、地质锤、钢锹、照相机和食物等,条件非常艰苦恶劣。”李华梅回忆道。

而对于那时得来不易的机会,李华梅倍感珍惜——她完成了地质考察任务,采集了珍贵的岩石标本,为研究南极大陆维多利亚地地质概况和罗斯岛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特征积累了宝贵材料。回来后,她撰写了多篇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

今年57岁的孟上已是6次参加南极科考的老队员,她清楚记得第一次奔赴南极是在1999年,即我国第16次南极科考。“我1984年毕业后就来到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到南极科考是我十几年的心愿。”提及第一次南极科考,孟上依然难掩兴奋。在那次科考中,新奇和激动让她把疲惫和辛苦抛到九霄云外。

之后,孟上又5次来到南极。为保证船只的顺利前行,气象预报员必须是分秒在线的状态,为此,孟上在岗位上晕船时经常是不吃不喝,“晕船是对随船人员的一大挑战,这是我抵抗晕船时难受的一个办法。”而为了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已是老同志的孟上依然在努力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

去年我国第35次南极科考时,孟上参观了中山站旁边的一个俄罗斯科考站。俄罗斯的一名老队员感慨道:“现在从我们窗户向外看,到处都是中国的房子,中国发展得太快了!”这让孟上非常自豪。

孟上坦言,自己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只要需要,就会全力以赴,哪怕是去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

同样将赴极地考察作为工作初心的,还有金海燕。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她已参加了我国两次北极科考、一次南极科考,以及一次北极的国际科考。近5年来共发表相关文章5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4部。

多年的科考工作,让她感慨极地工作的艰辛,更感动于我国科考装备的进步。“十年前到南极长城站科考时,为了保证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迅速完成采水工作,我们只能自制一个半自动的采水装置,采水条件非常艰苦。”如今,长城站新的实验楼已投入使用,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雪龙2’号的建成,为今后的科考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科考平台。在这样先进设备的支撑下,我们会更努力,也会做得更好。”金海燕说。

金海燕同时表示,极地科考具有艰苦性和危险性,如果想长期坚持、不懈努力,需要一种强大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正是“极地精神”的第一点——爱国,“爱国是最根本的‘极地精神’,是铭刻在每个极地科考人心里的。”

不畏艰苦、追求梦想、见证发展、发扬精神……我国的女性科考队员在冰冷极地的考验下,同样熠熠生辉。

/ 记者手记 /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预报员,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我爱我的工作。”

“接受采访我有些惭愧,因为我只做了我的那很小一部分工作。但能够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极地工作,我也感到很荣幸。”

“虽然我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会一直努力,将‘极地精神’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

这是在采访时,女科考队员们与记者的对话,谦逊而不失斗志。的确,对于整个极地科考事业而言,每一位科考队员的力量和贡献确实显得很渺小。但正是这众多点点滴滴个体形成的强大合力,铸就了我国科考事业奋起直追的昨天、光辉灿烂的今天和更加夺目的明天。

“五星红旗在极地飘扬,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画面。”这是一位老极地科考队员的肺腑之言,相信也是所有极地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 对 话 /

女性的坚韧和敬业

在科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话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预报研究室首席气象预报员孟上

记者:您是“六上南极”,有什么让您感动的事情吗?

孟上:很多人把极地科考看得非常神秘,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每个前去的科考队员都是踏踏实实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比如我的任务是为科考船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气象保障,在南极工作就像在家里工作一样,工作时一丝不苟,全力以赴。

如果说感动,科考队员的团结协作,是我非常欣赏也是非常享受的。特别是在早些年,很多单位去科考的都是比较资深的科学家,但到了南极,大家很多时候都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卸货、运菜、推飞机……都要一起干。

“极地精神”——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真的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是这么多年来精炼出来的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记者:您如何评价我国的女性科考队员?

孟上:最初那些年,去极地科考的女性队员少一些,主要是出于对女性的保护,因为前期的科考有很多探险性质。现在每次去科考,女性队员越来越多,她们从事的工作不仅有保障类的,也有很多重要的科考工作。

女性的坚韧和敬业,在科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女队员的加入,也让我国的科考事业更加人性化和正常化,更加规范和完善。

记者:进入新时代,您对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有哪些期待?

孟上:这么多年来,我国在极地科考方面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可以珍惜前辈们的劳动成果,继承发扬“极地精神”。同时,希望我国在极地科考上的政策更加开放,让社会上更多有志、有智之士贡献更多的力量。


  • 分享:
  • 编辑:刘昱卓     2019-09-24

评论

0/150